2010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
編輯:育德園師(www.jydly.com) 2013-06-08
512

2010年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
《教育心理學》參考答案(2010年3月8日)啟用
一、選擇題:
1.C 2.B 3.B 4.C 5.B 6.A 7.C 8.A 9.C 10.D
二、填空題:
11.最近發展區 12. 社會關系 13..內部語言 14. 社會適應 15.認知操作
16.相同要素說17. 效果和效率 18..形成性評價 19.塑造20. 教學效能感
三、判斷說明:本大題共4個小題, 每小題4分, 共16分.先判斷正誤, 再簡要說明理由.
21. 所有的行為變化都是由于學習引起的.
【錯誤】.因藥物、疲勞、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為變化.
22. 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須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.
【正確】.操作技能的形成分為操作定向、操作模仿、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.定向是第一個階段, 模仿以及后續的階段必須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,否則有盲目性,制約操作技能學習效率.
23. 直接檢驗方式是檢驗假設的唯一方式.
【錯誤】.通過實踐檢驗假設有直接和間接倆種方式.
24. 價值扮戲強調的不是價值本身.而不強調價值觀的獲得過程.
【錯誤】.價值辨析強調的不是價值本身, 而是強調通過辨析、獲得價值觀的過程.因為價值觀念是人自身的一種內在價值, 不一清醒地意識.為讓其發揮作用, 則需對其辨析.
四、簡答題:本大題共4小題, 每小題6分, 共24分.
25. 簡述教育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.
(1)學與教的要素:列舉學生、教師、教學內容、教學媒體、教學環境等. (2) 學習過程:列舉出動機階段、選擇階段、獲得階段、保持階段、回憶階段、概括階段、作業階段、反饋階段等.(3)教學過程(4)評價/反思過程
26. 簡述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.
(1)連續性與階段性;(2)定向性與順序性;(3)不平衡性;(4)差異性
27. 簡述知識掌握過程中模像直觀的優點和局限性.
(1)模像直觀是對事物的模像進行直接感知的一種方式. 優點
(2)可以根據需要, 認為突出重點與本質要素, 有利于學生形成有關事物的一般表象.
(3)可以克服實物直觀的某些局限性, 擴大范圍, 提高直觀效果. 局限性
(4)模像不是實物, 通過模像直觀獲得的知識有時易與實際事物脫節
28. 簡述心理健康的標準:
(1)對現實的有效知覺(2)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(3)自我控制能力(4)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(5)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(6)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
五、論述題:本大題共2小題, 每題10分, 共20分.
29. 結合實際闡述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.
(1)創設問題情境, 實施啟發式教學.(2)根據作業難度, 恰當控制動機水平.(3)充分利用反饋信息, 妥善進行獎懲.(4)正確知道結果歸因, 促使學生繼續努力.
對上述個要點有適當解釋或展開論述.
結合實際舉例說明.
30. 請結合實際說米高元認知策略在學習中的運用.
(1)元認知是對自身認識的認知, 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意識與控制.元認知包含元認知知識、元認知體驗、元認知監控和調節.(2)計劃策略, 結合實際說明.(3)監視策略, 結合實際說明.(4)調節策略, 結合實際說明.
移動端訪問:2010年北京市中小學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